2008-06-23
既然身在倫敦,實在沒有不到車路士主場Stamford Bridge之理。球場座落倫敦西南部的Fullham Brodway地鐵站附近,故此今天上午的行程便由西邊的Notting Hill開始,再到Kensington Palace,然後去朝聖。

Notting Hill附近的Portobello巿集。這些粉巴房子就像幻海奇緣中的房子。
到達Fullha Broadway己經是中午,球場的導賞團剛剛開始了,只好等到一時。原來導賞團的費用的十多英磅,但由於展覽館正在裝修,所以減至十英磅。〔其實我寧願多花這幾塊錢的‧‧‧〕球場設有Megastore,趁有時間我便我逛一逛。其實Megastore賣的並沒什麼特別,只是比其他店舖多一點復古和舊款的衣服,以及球會月刊。爭扎了好一會,為免加重行李和財政的負擔,還是罷了。
一時正,球場的導賞團開始,由導遊帶著參觀球場的觀眾席、新聞發佈室、主客隊的觀眾席、球員通道等。那導遊一邊走一邊揶揄其他球會,例如:「我們的主場一直都在這裡,不像阿仙奴,每十五年便換球場。」雖然有點行貨,但整體算是有趣,可惜比較少球會歷史資料,或許本應在展覽館的環節才介紹吧。





朝聖過後,午餐時間。為了找個地方上網,特意去了一間有BT Hotspot的Cafe Nero。豈料原來Wifi不是免費的,如果本身不是BT的客戶,那便要花四英磅買四十五分鐘的上網時間!有多餘金錢的話,我倒不如去吃一頓!浪費了我六英磅多去買三文治和咖啡!究竟除了麥當勞外,倫敦哪兒會有Free Wifi呢?
晚上回到旅店,終於遇到「第三位」同房住客。原來他不是意大利人,而是巴西人。跟我一樣,他也是在歐洲四處遊覽,已經用三十多天到過葡萄牙、西班牙、土意其和阿爾巴尼亞〔!〕,倫敦是最後一站,之後便會經馬德里轉機回巴西。再談下去,發現他亦是在銀行工作。一問之下,原來他們的官方工作時是六小時,有時會加班,但不也過一小時左右。所以當我跟他說我們香港Banker的工作時間差不多是他兩倍時,這位悠閒的巴西人也嚇了一跳。
之後,其中一位意大利同房加入我們的談話。這位仁兄外表看起來像三十多歲,但他居然說「我在意大利住了廿五年,實在太悶。」那是說他只有廿五/六歲嗎?當然我也再沒有深究這問題。這傢伙是個真正的浪人,他說自己在意大利住得悶了,便四處到不同城巿短住。然後他便跟我們分享在倫敦和秘魯首都利馬居住的體驗。依他所說,他喜歡利馬多於倫敦。其一是因為倫敦太多不同種族,而這些種族又會自己聚居在同一地區〔即是唐人街這類地方〕,外地人要在倫敦生活根本不用融竹英國人的文化,大可以繼續只與同種族的人相處,實在沒趣。相反利馬絕大部份都是秘魯人,身居利馬,你就必須學習當地文化。另外,他認為倫敦人比較古板和固執。相比下,利馬人則有耐性跟外來人慢慢溝通,亦會用身體語言去表達。至於工作方面,他說倫敦現在搵食艱難。因為歐盟擴張,越來越多東歐〔例如羅馬尼亞、波蘭等〕來倫敦碰運氣的人。他們意大利人要求好食好住,根本不能跟那些相對貧窮的人競爭。不過,只要能在倫敦找到工作,總能夠維持不錯的生活。相對,利馬的工資更難維持生活。他說在利馬只有當老闆的人才能賺錢,其他人都是窮人。
談了好一會,意大利浪人要出外泡妞,剛巧另一位意大利人回來,結果我們換人繼續。這位意大利小兄是位學生,趁暑假到倫敦五個月,打算找工作。但如果這星共還沒有人顧用他的話,下星期他便會回意大利。我們三人不著邊際的說著西藏問題、倫敦生活、房間壞窗等,突然大家對我的電腦大感興趣,於是他們兩個大孩子便開了字典程式玩過不亦樂乎。


似乎是倫敦的新商業區──More London
1 comment:
Visit those Italian friends while u'll go Italy in 2009.
Post a Comment